close

這段時間,不管你在哪個平臺搜索“元宵節”,跳出來的往往是“元宵節放假嗎”。現代人定義一個節日的重要性,都是以放不放假、放幾天假為標準。放假,放長假,那就是個好節日,大節日。古人其實也這樣。所不同的是,我們元宵不放假,古人元宵不僅放假,還放長假。有多長?唐朝時,正月十四日至十六日,連續放假3天;宋朝時追加正月十七、十八兩天,假期長達5天;明朝更爽歪歪,從正月初八至十七日“放燈十天”;到了清朝,“元宵假”又回歸為5天。中國有很多傳統節日,但古人覺得最嗨,玩得最野的節日,絕對是元宵節。除夕、元旦(春節)如今再重要,在古代遠沒有元宵重要。法國漢學家謝和耐說得沒錯:宋朝人的新年真正的開始,要到上元燈節,也就是正月十四、十五、十六這三天。這三天的慶典,具有狂歡節所有的表現特征。因為玩得太野了,古代元宵節直接被稱為中國的狂歡節。怎么個野法?我們先來講個故事,故事很短,但信息量很大,講完再提取關鍵詞依次分析分析。一個故事小故事出自宋元年間的話本《宣和遺事》,說書人的文字底本。故事說的是,北宋徽宗年間,元宵節,有個女子盡情游覽了京城的花燈之后,已是深夜時分。該女子來到皇城端門,見門前擺著金甌酒,一時酒興大發,端起一大杯一飲而盡。喝完了,竟順手牽羊把金杯塞進懷里,想偷走。這一幕被禁軍衛士發現,一把將女子抓住押到宋徽宗面前。宋徽宗還沒睡覺,他正與民同樂,歡度元宵,就問女子為什么要偷東西。該女子鎮定自若,不慌不忙,當著皇帝的面吟誦了一首詞:月滿蓬壺燦爛燈,與郎攜手至端門。貪看鶴陣笙歌舉,不覺鴛鴦失卻群。天漸曉,感皇恩。傳宣賜酒飲杯巡。歸家恐被翁姑責,竊取金杯作照憑。文藝范兒十足的宋徽宗聽明白了,原來這女子是要偷個金杯作為證據,免得出來到大半夜,回去被公公婆婆責罵。“此金杯就贈與你了。”宋徽宗大喜,并命令衛士護送該女子回家。宋徽宗是皇帝,更是文青。故事講完,這名北宋女子可真夠野的。但很多人覺得不夠味,這有什么,逛夜場、愛喝酒、懂點文藝,這樣的女青年,現在隨便一座大城市的酒吧街,都能尋出一打兩打來。不過要記住,我們講的是古代,不能用今人的眼光去揣度古人的世界。這個故事其實大有門道。它包含了古代,尤其是宋代元宵節的所有重要因素,而且,這些因素僅在元宵節期間生效,過了這個節日就沒了。到底是哪些因素呢?我用四個關鍵詞來表述:深夜、皇帝、女性,以及詩詞。宋徽宗的作品《瑞鶴圖》。深夜出動女子竊杯的故事,發生在深夜。這一點很重要,是元宵節異于或高于其他一切節日的主要特征。跟我們現在夜生活泛濫截然不同,古人的世界里基本沒有夜生活。古代官府一直試圖管理老百姓的作息時間。早在春秋時代,統治者就有這樣的管理理念:為了防止人們過分安逸,滋生邪念,從天子、諸侯到平民百姓,每個人的作息都要統一安排好。官府最怕的是夜幕降臨。因為夜色中,對老百姓的控制難度趨大,很多違法犯罪也容易借此發生。所以,古代大多數時期都有宵禁的法令:夜幕降臨后,城門就會關閉,居民區也封閉起來,如無要事嚴禁在街上晃蕩行走,吃個宵夜、泡個酒吧更是不可能的事。犯了宵禁的人,受到的處罰也挺重,重則處死,輕則杖刑。宋代基本上取消宵禁制度,每天僅三更到五更這兩個時辰禁止夜行。但這樣寬松的時代,在歷史上難得一見。其他朝代,均嚴格執行宵禁制度。比如唐代的長安城,一到黃昏就擊鼓六百下,敦促在外行走的人各回各家,鼓響六百下后,城內坊門一律關閉。這時如被發現仍在街上行走,就是“犯夜”,將受到笞打。可見,宵禁制度是權力的表現之一。古人的世界被權力切割為兩個完全不同的時空,白天可以隨意活動的區域,到了夜晚就成為禁地。有且僅有在每年元宵節的前后幾天,官府才會解除宵禁。這就好比久在籠中的小鳥,那幾天突然得了自由,人們的興奮程度不亞于中大獎。元宵節在古代之所以倍受青睞,其實主要原因不在于這個節日有多少儀式,多少歡樂。說白了,這些都是附加在宵禁制度解除的基礎上。最關鍵的一點,就是宵禁的解除,大家可以外出體驗真正的夜生活。古人過元宵節瘋到什么程度?舉個例子,宋朝人除了看燈,逛街,就是外出喝酒,喝得醉醺醺的,才想到要回家。酗酒所產生的混亂局面,居然在當時催生了一個僅在元宵節出現的職業:一些人在夜闌之后,舉著小燈“掃街”,往往可以撿到醉酒人遺失的金銀首飾,收獲頗豐。皇帝帶頭故事中,出現了皇帝與“女賊”的對話情景。要是在別的時間點,出現這么離譜地描寫,我們基本可以斷定這只是小說家言,但放在元宵夜,這事并非不可能發生。史載,北宋徽宗年間,皇室在皇城端門前擺出御酒,叫“金甌酒”。無論男女老少,還是富貴貧賤,元宵節期間都能到端門下受賜御酒一杯。“女賊”喝的正是這種金甌酒。我前面講過古代宵禁制度之嚴苛無情,到了元宵節期間,卻遭到了短暫的解構。誰這么大膽,對權力進行挑戰?答案只有一個:這是皇帝默許甚至帶頭執行的結果。早在隋朝,正月十五夜,城市已是“不夜城”。當時人柳彧在一封給隋文帝的奏疏中說,元宵夜鑼鼓喧天,火光照地,人戴獸面,搞什么歌舞表演、奇裝異服、男女混同,成何體統?他請求皇帝禁止正月十五的侈靡之俗。隋文帝表面同意了,但并未采取具體行動。后面的皇帝也都知道,狂歡的傳統禁不住,堵不如疏,干脆利用這個機會大搞親民秀,與民同樂,宣揚天威。宋徽宗時代,元宵當晚,皇帝要親臨宣德樓或端門看燈。于是,御街兩旁擁擠的人群,在觀看百戲和花燈表演的同時,也能隔著一層黃色的絲織品看到皇帝神秘的面孔。正月十六早上,皇帝會再次出現在城樓,如果人們不是過于疏懶或是晚上喝醉了酒,只要能足夠早地起床趕到宮門口,會看得更加清楚。宋代文人經常講“仰瞻天表”,指的就是普通百姓在元宵節期間近距離觀看皇帝(天子)容貌這件事。要知道,這在古代中國,幾乎是破天荒的事。皇權時代,皇帝至高無上。任何未經許可對皇帝身體的觸碰,甚至凝視,都可能構成彌天大罪。只有元宵節,成為例外。老百姓可以在此時觀看和凝視平時神秘莫測的皇帝。皇帝帶頭參與元宵節活動,讓這個節日變成真正的官民同樂的慶典。北宋年間,開封府尹一到元宵就要出來會見民眾。期間,隨從跟在首都市長身后,背著一個大布袋,里面裝著零錢,遇到在京城做生意的商販,便給他們派錢。每人數十文,祝他們新年生意興隆。有些皇帝為了做出與民同樂的姿態,更是拼了,因賞燈燒毀皇宮的事屢有發生。1514年,明武宗朱厚照在乾清宮過元宵,宮前張燈,花樣翻新,不顧及安全,結果燈火燒到殿宇,把寢殿乾清宮都燒光了。女性出場女子竊杯故事中,最亮眼的地方還在于,故事主人公是個女人,而不是男人。古代女子基本上大門不出,二門不邁,過著深居簡出的生活。不要說晚上了,白天都鮮有出門游玩的機會。元宵節期間,上街觀燈、游玩突破了男女大防,使她們獲得了暫時的人身自由,能夠走出閨門,盡情歡娛。有一年元宵節,司馬光的夫人想要出外看燈,司馬光問:“家中點燈,何必出看?”夫人回答:“兼欲看游人。”司馬光反問:“我難道是鬼嗎?”這個段子很能說明,元宵夜的很多日常禁忌都被消解掉了。因為女性獲得加入元宵節活動的權利,這個節日才顯得特別人性化。簡單來說,男女同處于一個公共空間,為彼此提供了尋覓意中人的契機。不少經典的古詩詞以元宵節為背景,不是沒有原因的。北宋詞人歐陽修的《生查子·元夕》一詞有云:去年元夜時,花市燈如晝。月上柳梢頭,人約黃昏后。今年元夜時,月與燈依舊。不見去年人,淚濕春衫袖。這首詞表達了元宵夜不能再見意中人的遺憾。南宋詞人辛棄疾的《青玉案·元夕》一詞,更是把元宵節觀燈時見到意中人的欣喜與激動描寫得淋漓盡致:東風夜放花千樹,更吹落、星如雨。寶馬雕車香滿路,鳳簫聲動,玉壺光轉,一夜魚龍舞。蛾兒雪柳黃金縷,笑語盈盈暗香去。眾里尋她千百度,驀然回首,那人卻在、燈火闌珊處。難怪元宵節也被稱為中國的情人節。總之,正如臺灣學者陳熙遠在他的文章《中國夜未眠——明清時期的元宵、夜禁與狂歡 》中所指出的:百姓在“不夜城”里以點燈為名或在觀燈之余,逾越各種禮典與法度,并顛覆日常生活所預設規律的、慣性的時空秩序——從日夜之差、城鄉之隔、男女之防到貴賤之別。事實上對禮教規范與法律秩序的挑釁與嘲弄,正是元宵民俗各類活動游戲規則的主軸。說白了,這個節日帶有身心解放的性質。互飆詩詞故事中,偷竊被抓的女子最終獲得皇帝赦免,正是因為該女子關鍵時刻吟誦了一首詞,對了文藝皇帝宋徽宗的胃口。連“女賊”都這么高雅,動不動就口飆詩詞,無形中為元宵節增添了幾分文化氣息。我們當然可以說,宋朝文化發達,宋人好有文化。但是,這種發達的背后,是否也潛藏著一些問題呢?眾所周知,宋朝推行崇文抑武政策,文人不僅地位高,而且待遇優渥。宋太祖玩杯酒釋兵權時,曾說過,人生如白駒過隙,不如多置歌兒舞女,日夕飲酒相歡,以終天年。開國皇帝的講話精神,影響深刻,使得宋代文化觀念向富貴、金錢和娛樂等世俗的人生價值轉化。具體到元宵節,更是人人沉醉于這舉國歡慶的狂歡之夜。宋庠、宋祁兄弟倆是北宋名臣。宋庠聽說弟弟宋祁在元宵夜“點華燈擁歌妓醉飲”,就派人對他說,弟弟你忘記我們當年元宵節一起吃齏飯、艱苦奮斗的日子了嗎?沒想到宋祁回了一句:哥哥你難道不知道我們當年元宵節一起吃齏飯、艱苦奮斗,是為了什么嗎?言下之意,還不是為了今日的榮華和享樂?宋庠(右)、宋祁兄弟。在這種思潮影響之下,無論國家對外局勢如何不堪,北宋君臣時時利用元宵佳節制造太平盛世景象。方法除了前面提到的張燈結彩,與民同樂,還有就是宋人最拿手的好戲——填詞。宋朝有一類詞叫元宵詞。在元宵詞中,歌頌盛世是文人士大夫趨之若鶩的寫作主題。連皇帝也直接參與元宵詞的創作,據統計宋徽宗現存的元宵詞至少有5首。一直到靖康之難發生的前夕,整個國家還沉浸在盛世幻象里。這種心理狀態的形成,與北宋推行的基本國策密切相關。史載,宋太宗曾直言:國若無內患,必有外憂,若無外憂,必有內患。外憂不過邊事,皆可預為之防,唯奸邪無狀,若為內患,深可懼焉。帝王用心,常需謹此。什么意思?這段話說出了北宋統治者的治國方針:不以外患為威脅,而注重對內的統治。直到宋徽宗時期,仍有朝臣上書說:“中國,內也;四夷,外也。憂在內者,本也;憂在外者,末也。”正因為把“安內”看得比“攘外”更加重要,北宋皇帝極其注重元宵節全民狂歡對于紓解百姓日常怨氣的功能。這也是北宋的元宵節在歷朝歷代中最獲重視的原因。來啊,快活啊,狂歡啊,盛世啊,反正有大把時光。就這樣,當時朝野對日益臨近的外族入侵的滅頂之災,渾然不覺。后來的事我們都知道了,外族襲來,北宋連皇帝都被抓走了。盛世覆滅,宋室南渡,唯有無名氏的一首悲歌,道出了昔日元宵節狂歡的不可持續性:真個親曾見太平。元宵且說景龍燈。四方同奏升平曲,天下都無嘆息聲。長月好,定天晴。人人五夜到天明。如今一把傷心淚,猶恨江南過此生。再后來的事我們也知道了,歷史悲劇在南宋末年重演。在歡飲達旦的元宵慶典中,皇帝與文人士大夫對潛藏的灰犀牛事件視而不見,終于釀成亡國之痛。而當年,那些人歌頌盛世有多歡快,如今面對現實就有多悲徹。兩宋元宵盛況,到此終成夢一場。

交易靠什么取勝?最基礎的是交易技術,是在市場中的能力問題。第二個風險管理問題。因為交易是個概率的東西,你的盈利能力不管有多高,總有失敗的交易。第3個問題就是知行合一。交易技術有了,風險管理能力有了,手段、方法都有了,但是在交易過程中,因為心理的影響沒有做到,也會出問題。知行合一的問題,就是個心態問題。期貨成功交易員必備的3個因素,技術、策略、心態。風險投資、交易策略內容占了30/%,最重要的是心態、心理的修養,人性的修養。期貨交易,不僅是個盈的藝術,還是個輸的藝術。風險控制對于一個期貨交易員來說,是個非常難、又是非常重要的事情。期貨交易就是這樣,你在應該賠錢的時候沒有賠錢,把控住,那么還是比較樂觀的。所謂心態問題,遠遠不只是了解交易策略的問題,而是了解自我、超越自我的問題。對于成功的交易方法,有了交易技術,有了盈利的模式總結后,才進入第二個層面,風險控制。在交易技術上找到了相對有勝算的點,第二談到風險控制,第三才是進入書面的總結。所以,期貨行業的總結,個體性非常大。有些人總結日內交易。也有人說,趨勢交易最重要。國內期貨交易員無論做的過程怎樣,最終都是個人的修煉。如果在期貨市場要長期的,穩定的生存下去,賺到大錢,還是要靠扎扎實實的內在修養。作為一名個人交易員,要在市場中理性認識長期生存的話,還是要靠知行合一。人性的修煉、修養永遠都是沒有止盡的。人的本質上永遠都用非理性的一面。一個期貨交易員,通過修煉達到徹底的自我控制,這也是我們人生的理想。因為人本身就是一個情緒的動物。所以,期貨交易員要怎樣才能做到突破?假如說,我自己做了十幾年的期貨交易,吃了很多苦頭,交了很多學費,好不容易對市場領悟了,賺了點錢。但如果做來做去,又把自己的錢做沒了。那又在做什么呢?所以最終還是要靠對自己的修煉,達到對交易的控制。作為一名交易員,借助系統科學,靠分解優秀交易員的投資心理行為科學,打造優秀交易員為核心的交易團隊,達到長期穩定盈利的目的。

WED989VI458EMLOEF44EF8EF


國際書展遠見台中哪裡訂富比士雜誌訂購優惠2020年雜誌收書時間南投哪裡訂Forbes台南哪裡訂
2020年Forbes台南哪裡訂 TIME時代雜誌高雄哪裡訂 TIME時代誰誌40期+遠見雜誌12期,訂閱優惠! 免費全年網路查TIME? 2020年家庭育兒雜誌優惠訂閱價格 國際書展科普雜誌新客戶訂購價 公司想訂閱今周刊,哪裡訂閱比較便宜?培養國際觀必閱讀? 2020年National Geographic南投哪裡訂 美國時代雜誌高雄哪裡訂 遠見雜誌,看完不會忘的方法?時代雜誌+國家地理雜誌好便宜? 社會人文雜誌哪裡訂便宜 國際書展經濟學人訂購優惠 富比士雜誌訂閱 免費送禮物? 時代雜誌太多國際新聞又不關我的事?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rlfu2fftkx 的頭像
    rlfu2fftkx

    rlfu2fftkx的部落格

    rlfu2fftk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